服務熱線
0379-62669906當前位置:首頁>媒體中心>產品百科>AF60圓錐破碎機的應用及性能分析
來源: 發表時間:2015-07-30 10:40:20 點擊次數:【】
馬亞輝1,沈俊萍1,劉紹文2
1.洛陽大華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河南洛陽471023;
2.昆明金因潤通冶金有限責任公司,云南昆明651023
摘要:介紹AF60在用戶現場的使用效果,從深層次對AF系列細碎圓錐破碎機與一般圓錐破碎機性能參數進行分析對比。
關鍵詞:圓錐破碎機;細碎;層壓縮破碎;銅礦;水電
圓錐破碎機廣泛用于冶金、化工、耐火材料、水電、城建、高速公路等行業中、細碎各種礦石、巖石,特別對中硬、特硬及磨蝕性物料,比其它類型的破碎機更具有優越性。
隨著我國城市、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建設的迅猛發展,國內有色、黑色金屬礦山的大力開發,對設備的性能要求也大大提高。洛陽大華重型機械有限公司2006年與日本阿爾斯泰克公司(川崎重工和神戶制鋼的破碎、粉碎和篩分公司,英文名EARTHTECHNICACO.,LTD.)合作,先后引進開發生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AF系列、DH系列圓錐破碎機及大型高效顎式破碎機等產品。
2009年11月設備正式運行,日處理量高達4000t,創造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AF60圓錐破碎機以高可靠性及高產量贏得了用戶信任,該公司在2011年再次采購我公司1臺AF60圓錐破碎機及2臺AF45圓錐破碎機。
該系統粗碎為我公司引進日本技術的ASTRO 4230顎式破碎機,中碎為某公司制PYY1650圓錐破碎機,細碎為我公司的AF60圓錐破碎機(315kW,圖1),下游磨礦設備為2臺2.8X3.6m及2臺3.2X3.1m球磨機。該系統中AF60圓錐破碎機配套篩篩孔尺寸為8X12amm長孔,該公司測得篩下物成品產量為250t/h(干料),200t/h(濕料),高于160t/h的設計產量。破碎后的產品粒形好,針、片狀含量極少,能滿足如水電、高速公路、機場等對粒形要求嚴格的場合。電機額定電流556A,達到較高產量時的電流僅在370A~450A,液壓缸壓力在2MPa左右,距離額定值還有一定空間,在正常工作時電流及油壓的波動較小,對設備的穩定運行很有利。該設備在定期檢查時發現關鍵零部件均正常,可見有較高的可靠性。由于物料性質原因設備破碎壁與軋臼壁使用1年更換時發現厚度仍有一定的使用余量,且軋臼壁磨損非常均勻,利用率較高,由此可見均等給料裝置發揮的作用。
AF60圓錐破碎機以進口設備的性能、國產設備的價格,高可靠性、高產量與較低的備件價格為用戶創造財富的同時節約了大量的運行成本。
AF系列細碎圓錐破碎機是與一般型號圓錐破碎機(單粒破碎)的破碎理論完全不同的層壓縮破碎理論,可大量生產高品質的粒形好的細粒產品,達到平穩運轉,實現低運轉成本。
一般型號的設備為了得到較小的產品得把排料口調整得較小或利用特殊形狀的腔形,此種破碎是一個個的單粒直接壓縮的破碎方式,其結果是破碎機能力不能充分發揮,另外也因原料的負荷變動、水分等影響性能受明顯影響,造成通過量小,細粒的生產量也小,偏平偏長的產品多粒形不好(圖2),產品強度低,機械負荷大,機械的耐久性不好,有時不能平穩運轉。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破碎機改變了細碎的概念:加大排料口間隙,即使出口間隙大,只要滿足適當壓縮的做功條件,就有可能生產出更多的細粒產品。實現層壓縮破碎的設備出口間隙大并利用特殊的破碎腔形成復數的粒子層、提高破碎腔內的巖石密度、將破碎能量充分加給巖石,以達到破碎的目的(圖3)。為了實現層壓縮破碎,均勻布料裝置不可缺少,以防止原料粒度偏析、達到穩定運轉,破碎壁與軋臼壁磨損均一,零部件壽命長;為了實現層壓縮破碎,自動控制系統也不可缺少,該系統隨時監視液壓系統的壓力值、主電機的電流值及料位,根據負荷條件自動調整排料口間隙,以便能在最大負荷下運轉,獲得更大的產量及更好的粒形(圖4)。單粒破碎一般等于排料口尺寸的產品產量約占通過量的50%,層壓縮破碎一般等于排料口尺寸的產品約占通過量的70-80%(圖5)。
在水電、建材、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金屬礦山、陶瓷材料等行業,需要大量的砂石顆粒骨料。這些原料不僅需要一定的硬度,而且加工后的成品呈立方體,針片狀含量少。以往必須要經過整形機整形才能使用,增加了設備的投入成本和使用成本。AF系列細碎圓錐破碎機的應用便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文獻[1]通過實例分析了AF36圓錐破碎機在人工砂石系統中的應用。
AF60細碎圓錐破碎機在經過長達2年多的穩定運行證明了該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產量高,操作簡單,運行可靠穩定,設備及備件價格低,易損件壽命長,后期運行維護成本低,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AF系列細碎圓錐破碎機及DH系列中碎圓錐破碎機在有色金屬礦山及水電行業均已有較多的成功應用,值得在相關行業中推廣。
[1] 趙梅生. AF36圓錐破碎機在人工砂石系統中的應用分析. 人民長江,
2011(14):102-104.